Friday, 22 April 2011

免學費給津貼設備佳‧國青技術學院華裔少

免學費給津貼設備佳‧國青技術學院華裔少

  • 巴莪國家青年技術學院的學生親手燒焊,學習一技之長。(圖:星洲日報)

  • 學生們在聽取教師的講解;國家青年技術學院70%課程是實習方程式,30%是理論。(圖:星洲日報)

  • 巴莪國家青年技術學院的機器先進且齊全,對學生來說更能掌握操作以利將來謀生。(圖:星洲日報)

  • 王峰凱(圖:星洲日報)

  • 楊運鴻(圖:星洲日報)

  • 杜方強(圖:星洲日報)

1 of 6

國家青年技術學院(IKBN)是讓那些不喜歡埋頭沉思,而擅長於技術及手指靈活學習方式的孩子晉身之路,惟許多華裔家長及學生卻不瞭解,甚至全然不知有這麼一間政府學院的存在。

該院不僅提供免費教育,還給予100至300令吉津貼(依據學習等級),且軟體設備齊全和先進,畢業生多廣受海內外公司聘用。

巴莪學院近千學生僅14華裔

由青年及體育部開辦的國家青年技術學院,實是供那些擅長於技術工作的學生作為晉身之路,該院注重技術上的訓練,培訓藍領階級。

在麻坡縣,位於巴莪就設有一家國家青年技術學院,據統計,該院擁有近千名學生,惟華裔生僅有區區14位。

華裔生:學習環境好
學生享同樣福利

3名報讀該院的華裔生王峰凱、楊運鴻及杜方強異口同聲告訴星洲日報記者,每一位學生皆可獲同樣的福利,且不分種族,學習環境亦相當優越,他們到該院學一技之長,不言悔。

“我們在這裡學習和生活,不會因華裔佔少數,而受到不公平對待;同樣參與各項活動、獲得津貼,享有平等的學習機會。”

重要是,他們三人覺得可在享有免費教育費的制度下,使用比起其他院校更齊全與先進的機械設備,並為家庭省下了龐大的教育費。

王峰凱:費用差別大
技術學院比私院更好

王峰凱(21歲,修讀模具課程第二年,來自麻坡巴口)是在就讀中五時的老師介紹之下,才獲知國家青年技術學院,加上本身對技術課程有興趣,便抱著不妨到來參觀的心態,才發現比起其他私人院校更好,毅然報讀了。

“除了買一些用具,我們再也無須繳付任何學費。相比之下,我的友人在私立院校修讀類似課程,則要繳付數萬令吉學費,差別极大。”

“我也有向朋友‘宣傳’,希望能夠吸引他們進來報讀。”

楊運鴻:學院重紀律
學長畢業受聘各公司

楊運鴻(24歲,修讀機械課程第四年,來自笨珍)認為,在這裡學習和國中沒有甚大差別,且更重視紀律。

“而我和朋友提起種種正面訊息時,他們當中有者相信,一些則心存懷疑,覺得不是每位學生都享有優越福利。”

他指出,有不少朋友認為,在一所巫裔生多過華裔生的學院求學,發展會受局限。其實不然,運鴻說,他們的華裔學長畢業後,都有受到各公司聘用,發展前途光明。

“我在朋友和中學老師介紹後,便特來到麻坡瞭解這所學院,憑藉興趣便報讀機械課程。在這裡,我也學會更有紀律地獨立生活。〞

提供住宿飲食也免費杜方強:減輕負擔

杜方強(22歲,修讀機械維修課程半年,來自砂拉越民都魯)在談到學院的生活時表示,這裡不只提供住宿,飲食方面也全免,這減輕了家人的負擔。

此外,他說,院方常有舉辦各項課外活動,也會安排不同公司的負責人到來主講相關資訊,這對學生將來的發展起著极大幫助。

“我和非回教徒的朋友也覺得在這裡的生活很正常,沒有產生任何不愉快事件。一般華人對政府學院的負面印象,我和我的朋友都不曾感受到。〞

報讀國家青年技術學院之條件
●凡年齡30歲以下的未婚男女皆可報名;
●大馬教育文憑(SPM)的國語、英語、科學和數學科及格。

國家青年技術學院特色
●可獲免費教育、住宿、零用錢、校服等,且無附加條件;
●主修課程有車床、燒焊、塑膠模型和機械;
●70%課程是實習方程式,30%是理論。

巴莪國家青年技術學院觀摩會
主辦單位:馬華峇吉里區會工藝與科技發展局
日期/時間:4月26日(星期二)上午10時
地點:巴莪國家青年技術學院

星洲日報/大柔佛‧2011.04.20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